(PS. 此為懸疑驚悚電影之推薦,文章有雷,不喜者,慎思而後讀!)

典型的好萊塢式電影,除了偏愛特效與喜劇類型外,
對於懸疑+驚悚的電影,更可說是情有獨鍾。
從死神、鬼魂、異形怪物、機器、外星人,一直到殺人狂,
這一路上殺下來,一雙驚悚的魔手,終於也伸向天真純潔的孩子們!

各種類型的恐怖電影,實在是多到數不清。
曾經看過一種很有意思的說法,所謂的恐懼,可分為兩種類型。

1.外在的恐懼
所謂外在的恐懼,多半來自於外在環境的破壞與入侵。
災難片、怪物科幻片,大都屬於這種類型。
一種由外而內的侵襲,產生極度的恐懼感。

2.內在的恐懼
內在的恐懼,則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恐怖渲染力。
也許驚嚇的觸發點,同樣來自於外在的侵襲。
但一種發自內心所散發出的恐怖渲染,
才是這 類電影,令人驚悚的成功要素。

對於第二種類型,通常難度較高,也較具備深度。
以下,帽子將介紹三部第二類型的驚悚電影。
原來,往往最可怕的,不是怪物或大人,而是那天真純潔的Dangerous Angel!


一.危險小天使 The Good Son




















推薦指數:*****
劇情深度:****
電影創意:****
人物塑造:****
娛樂效果:****

很可惜 的,這部電影我並沒有真的看過。
沒看過的電影,卻為何仍要推薦?
這部電影年代有些久遠,我連何時錯過的,也已完全記不清。
對於它的認識,反倒是透過「電影小說」!

「危險小天使」是由當時紅極一時的小童星:「麥考利克金」所主演。
繼「小鬼當家」之後,「麥考利克金」也開始挑戰高難度、高深度的作品。




















母親剛過世的馬克(伊萊亞伍德),被父親寄養在緬因州的親戚家。
華勒斯叔叔的兒子亨利(麥考利克金),擁有天使般的純真面孔。
但純真的外表下,卻隱藏極度可怕的危險。
原來,最天真無邪的天使,往往才是最要命的危機。

光是欣賞「電影小說」,已是如此令人著迷。
雖然錯過了電影作品,但其恐怖渲染與危險天使,
卻也令人印象深刻,至今仍讓人激賞不已。


二.39號特案 Case 39




















推薦指數:*****
導演風格:***
劇情深度:***
電影創意:*****
人物塑造:***
服裝配樂:**
娛 樂效果:*****

簡單來說,「39號特案」最成功的要素,該屬於其「人物選角」與「恐怖渲染力」!
「39號特案」是由影后級的巨星「芮妮齊薇格」所主演。
小童星「裘岱兒佛蘭」的演出,更是功不可沒。
這讓人聯想到前陣子的「孤兒怨」。
同樣是純真外表與邪惡本質的反差下,營造出極端的恐怖渲染力。











(點圖放大)


專門處理家暴及虐童案件的「兒服」社工:Emily(芮妮齊薇格),
機緣下開始處理、調查第「39號特案」。
怪異詭譎的家庭,一開場就令人印象深刻。
一生氣就不想說話,明明就在眼前,卻要妻 子代為傳話的父親,令人不寒而慄。
烤箱屠殺的失敗,終於將Lillith(裘岱兒佛蘭)與Emily連結在一起。

接踵而來的殺戮 與恐懼,令人無法喘息。
針對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恐懼,所延伸的幻覺,才是最真實可怕的邪惡。
單以恐怖氛圍的營造來說,「39號特案」可說是相當成功。
但劇情與懸疑推理的深度,卻是略嫌不足。
過度成熟的台詞,早在一開始,就將劇情與結局,提早曝光。
過多嚇人的噪音,更是顯得多餘。










(點圖放大)

人性本善,亦或本惡?
千年來,孟子與荀子兩派的主張,辯論不休,從未停止。
劇中,Emily直言,人性的罪惡,最終往往被合理化,解釋成「精神異常」。
這是為了掩飾「人性本惡」,也是為自我殘暴,尋求開脫。
罪惡的本質,往往是躲在如同常人般的天真臉孔下。

三.孤兒怨 Orphan




















推薦指數:***
導演風格:**
劇情深度:**
電影創意:****
人物塑造:****
服裝配樂:**
娛樂 效果:****

母親凱特(薇拉伐咪卡)因為流產而失去第三個小孩。
是因為「補償心理」,也是因為「轉移母愛」。
凱特與丈 夫約翰(彼得沙特)認養了如同小公主般,
又擁有藝術天分的Esther(伊莎貝拉傅爾曼)!
可愛又彬彬有禮的外表下,實際上卻是冷酷、殘 暴又城府極深。
Esther不僅融入新家庭,也開始奪佔她所想要的一切。









(點圖放大)

如前所述,「39號特案」與「孤兒怨」確實擁有許多雷同。
題材相當,故事結局亦是大同小異。
比較兩部電影,「39號特案」恐怖氛圍的營造,算是較為成功。
但以人物背景與性格描述來看,「孤兒怨」卻是完整許多。









(點圖放大)


凱特因為「補償心理」認養了Esther。
也因為「移 情作用」,而種植了「玫瑰花」。
Esther不同於Lillith,Esther善於心計與挑撥。
Lillith則是利用,每個人內心深 處無法克服的恐懼。
劇中,Esther為了傷害凱特而毀去「玫瑰花」,著實令心碎。









(點圖放大)

然而,「孤兒怨」雖是深具創意與驚悚,
但其無法自圓其 說的浮濫,卻也成為本片的最大敗筆。
殊不知,小孩與侏儒差異甚大,如何能瞞天過海?

(…2010/2/14…)

延申閱讀:下一個會是誰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o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