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來奇怪,「鬥犬」和「靈異23」一樣,
戲院下檔後,二輪片不見蹤跡,電視重播、影片出租,同樣讓人一等再等!
兩部片,都是風格獨特、色彩強烈的電影!
「靈異23」充滿漫畫式,黑色電影的風格。
「鬥犬」則充滿藝術性,暴力美學的色彩。

或許和「盧貝松」有些關係,
盧貝松如同以往,因為誇口說「一生只拍10部電影」,
因此許多電影,都用「監製」、「編劇」的身份來參一腳!
至於對與「盧貝松」的喜愛與無奈,那卻是另一個話題了!

「鬥犬」是李連杰與盧貝松繼「龍吻」後的第二次合作。
其英文片名,很簡單,也很有意思:「 Danny The Dog 」!
「鬥犬」導演:Louis Leterrier,其系列作品皆令人耳目一新!
但「玩命快遞1、2」和「無敵浩克 HULK」都沒有「鬥犬」來的如此強烈、獨特!
或許運鏡方式有些雷同,但素質的差異,卻也十分明顯!

















如同以往的動作片,「鬥犬」以強而有力,震撼動人的打鬥,做為開端!
「項圈」解下,如同解開封印,瘋狂、野蠻、快速的武打,讓人大呼過癮!
緊接著,養父在車上述說夢境的片段,除了寓意,更是「商業」與「藝術」電影的結合。

片中武打最為精彩的,當屬李連杰與殺手在窄巷裡的近身搏鬥。
紮實有力的武打,讓人讚嘆:「果然是功夫皇帝啊!」
可惜的是,除了這兩個場景,其它就沒有提得一提的地方了!
就傳統武打片來說,這是不過癮的!

另外,美中不足的。
壞人永遠是打不死的蟑螂,車禍三次,就是不死!
如果多看幾次,一定會覺得唬爛過頭!
劇情頗為空洞、老套。
如果沒有它獨特的「藝術」風格,
我想,它應該會被歸類成爛片吧!
至於李連杰的演技,卻只能說:他真的是一個很棒的「動作巨星」!
而不是一個善長詮釋「內心戲」的演員!
明明是自我封閉的「野獸」,卻被演成自閉、害羞的「宅男」!
許多內心掙扎的橋段,更是蜻蜓點水,沒有深度!
連感情,也沒能放進去多少!

















不過儘管如此,
還是得說,他真的選對片子了!
「鬥犬」是一部好片,雖然李連杰的演技有待加強,
但這樣的機會與累績,相信終有一天,「功夫皇帝」也能讓人感動落淚!
「投名狀」裡的李連杰,就是最好的證明!
(PS.相對的,「投名狀」的武打同樣大大折扣。「功夫之王」就又相反,武打過癮,劇情空洞!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「鬥犬」裡,最讓人一再回味,感動落淚的,
是丹尼把山姆與維多莉亞拉進衣櫥的畫面,和丹尼被母親拉進衣櫥的畫面,相互重疊!
一樣的心情,一樣的保護珍愛!
這就是「鬥犬」裡最感人,最藝術的代表!

(…2008/7/26…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o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