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點圖放大)

導演:楊雅喆
主演:李冠毅、潘親御

推薦指數:*****
導演風格:***
劇情深度:****
人物塑造:*****
服裝配樂:***
娛樂效果:*****

本來想等看完「海角七號」後,再來寫一篇台灣電影的合輯。
但似乎等太久了,不安定的雙手,只好先來囧一下!












「囧」這個字,隨著近年來火星文的發光發熱,一再被人使用。
查遍字典,「囧」這個字,確有其字。
「囧」字念:「ㄐㄩㄥˇ」,原義為「明亮」或「快速」。
古人說:「囧囧秋月明,憑軒絰麑老」、「望濤遠決,冏然鳥逝」。
現在「囧」這個字,如同日本的「網路表情符號:ORZ」一般,
也成為台灣常用的「表情文字」!
囧的意義,因人而異。簡單來說,念法與意義,正如同「窘」字一般!
至於他的變形與延伸,有興趣可參考最後的參考資料。

囧男孩給我的感覺,總和漫畫「20世紀少年」有些雷同。
童言童語的幻想,是為了擺脫現實與悲傷。
這就是為什麼,明明是天真、快樂的童年故事,卻要用大量的悲情元素來孕含、包裝。
當然,「20世紀少年」所延伸廣張的格局,遠比囧男孩來得深遠廣大。















(點圖放大)

連繫「囧男孩」全片的,正是「父愛、母愛」與「長大」。
不難發現,兩位主角一號與二號,全是缺乏父愛或母愛的小孩!
就連一號所暗戀的小女生:艾莉,也是缺少了母愛。
劇中二號很白目地問艾莉,為什麼妳要一直笑?
艾莉最後才說:「微笑,心就不會這麼痛了!」
模糊的記憶深處,日劇「親愛的爸爸」裡,失去母愛的廣末涼子,也不斷仰望天空。
「因為這樣,眼淚就不會流下來了!」











(點圖放大)

還記得西方的童話小說:「小飛俠-彼得潘」。
為什麼「彼得潘」永遠要住在「夢幻島」?
為什麼「彼得潘」永遠不想長大?
「囧男孩」裡的「異次元空間」和彼得潘的「夢幻島」,
表面上是相反,實質上,卻是相同!
彼得潘討厭大人的自私與遺棄,更害怕有一天,
自己也長大,變成自己所厭惡的大人。
囧男孩害怕大人的無情與傷害,希望跳開現實,
直接變成大人,擁有反抗現實與醜陋的力量!
然而,
小飛俠的夢幻島,是否因為害怕而停滯不前。
囧男孩的異次元,是否因為現實而失去夢想!
你是否因為「害怕」,而佇足不前?
你是否因為「現實」,而放棄夢想?











(點圖放大)

「海角七號」和「囧男孩」讓今年的台灣電影,不再寒冬。
也一再印證了,「劇本」才是台灣電影的生存「王道」!
看完今年的「金馬獎」,雖沒去年失望,但仍是令人不禁深思。
「投名狀」得到「最佳劇情片」等諸項「最重要」的大獎。
客觀來說,「投名狀」所呈現的,遠比「海角」來的完整!
但「投名狀」就因此俱備了「最佳影片」的成果嗎?!
我想,並非是「投名狀」拍得太好,而是今年的所有競爭對手,都太弱了!

個人私心覺得:「投名狀」的名氣與成就,實無需「金馬獎」來「錦上添花」!
人人只會記得「投名狀」自身的成就,而不會記得那微不足道的「錦上添花」。
當然,這樣的私心,會讓「金馬獎」失去客觀的地位。但「金馬」的客觀,好像原本就並不存在。

韓國電影,好不好看,這是主觀而沒有定論的答案。
但當韓國電影正要發光、發熱的時後,韓國人們卻是全國上下,一致支持。
政府用很自私的「進口比例」來鼓勵韓國電影。
韓國人,更是用票房、市場來證明支持的決心。

還記得,去年的「金馬獎」,才是真正的「囧」!
一開始很「意識形態」的,提名別人的作品。結果換來很丟臉的,被人家全部撤片!
遞補上來的香港電影,更是不領情。男主角、女配角…六項重要大獎,全部缺席!
看不到金馬的星光閃耀,只看到「熱臉貼冷屁股」的悲哀!

周杰倫失望的說:「票房證明了一切!」
鈕承澤反而得到「國外」獎項的肯定。
更別提被忽略的「最遙遠的距離」與「練習曲」!
「海角七號」、「囧男孩」與「九降風」也只是得了幾項小獎,塞塞牙縫。
相形之下,台灣人為自己電影所做的,遠不如韓國,真的還不夠!

(…2008/12/27…)


延伸閱讀:浦澤直樹-怪物三部曲請容許我不喜歡蔡明亮

參考資料:

1.「囧」字解讀: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A4%B1%E6%84%8F%E9%AB%94%E5%89%8D%E5%B1%88
2.「囧男孩」介紹:
http://movie.atmovies.com.tw/movie/film.asp?action=now2&film_id=fotw59130741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o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